连日来,持续攀升的气温给郑州带来了严峻“烤”验。街头暑气蒸腾,却有一股清新凉意在悄悄涌动。为应对酷暑,保障街头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夏,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持续开展“夏季送清凉”专项救助行动,将“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”的坚定承诺,化作炎炎夏日里最清凉贴心的守护。
“救助清凉包”,送给有需要的人
“天太热了,这水和藿香正气水真是及时雨!”接过救助站工作人员递来的“救助清凉包”,在街头“等活儿”的张师傅连声道谢。今年夏季,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矿泉水、绿豆汤、清凉油、小扇子、方便面、藿香正气水等解暑“凉”物,面向临时遇困人员、零散务工人员、环卫工人、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发放。每一份清凉包都像一剂“降温良药”,在烈日下为有需要的人送去实实在在的清爽。
“移动救助站”,酷暑巡查不停歇
高温时段,地面温度已经爆表。救助巡查车成了街头一道特殊的风景线。工作人员顶着烈日,在重点时段紧盯重点区域,持续加大巡查力度、加密巡查频次,开展全天候拉网式街面巡查。
“大爷,天太热了,跟我们回站里歇歇吧,有空调还有热乎饭菜。”巡查中,工作人员耐心劝导遇困群众进站避暑。对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员,及时为其提供食品、衣物和返乡车票等;对暂时不愿入站的人员,为其发放“救助清凉包”,同时留下救助政策宣传页以及印有救助热线和地址的爱心联系卡,持续关注并做好后续跟踪劝导工作。工作人员在热浪中来往穿梭的身影,是救助管理站对临时遇困群体“应救尽救”最生动的践行。
畅通“绿色通道”,为返乡按下加速键
因务工不顺滞留郑州的赵先生来站求助。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了解情况后,当天就为其购买了返乡车票,并准备了路上所需的食物和饮用水。高温天气里,滞留人员的返乡需求更为迫切,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畅通夏季返乡“绿色通道”,核实身份、加急办理,从接收求助到送上归途,全程高效衔接,让受助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告别高温炙烤,踏上凉爽的回家路。对于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,及时发布寻亲公告,会同公安机关通过人脸识别、DNA比对等科技手段助力寻亲,为受助人员返乡团圆按下加速键。
开放“避暑港湾”,站内庇护更贴心
救助站内,凉爽的空调风扑面而来,干净的床位、热乎的饭菜、24小时供应的热水,让每一位进站求助的人员都能卸下疲惫。“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,工作人员还经常问我们需要啥,比在家里还舒坦。”暂住在站内的王老太说。王老太今年70多岁了,儿女都不在身边,因为天气太热害怕独居在家出现意外,就收拾了随身物品到救助站暂住。除了基本的食宿保障,工作人员还会时刻关注受助人员的身体状况,提供基本的医疗帮助和心理疏导,让这个临时的“家”不仅有清凉,更有暖心的关怀。
据统计,自6月19日“夏季送清凉”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以来,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共接到求助热线275人次;出动巡查车辆61车次,巡查人员164人次;救助亭宣传劝导65人次,救助政策解读答疑800人次;共救助临时遇困人员307人次;发放各类防暑降温救助物资1227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