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 13人用爱呵护39个“折翼天使”
来源:本站  发表时间:2021-08-05 16:14:39  

连日来,郑州连发12号通告,这预示着当前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。郑周大院8月1日启动封闭管理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,2日早上8时30分,第一批封闭上岗人员正式进驻,包括护理员、医护人员、特教老师在内的近300位职工与500多名孤残儿童开启了朝夕相伴的“封闭”日子。

自疫情发生、全院封闭以来,郑周大院就把儿童生活区设为全封闭式管理区域,安排护理人员24小时在班在岗,采取严之又严、细之又细的防控措施,确保全院儿童安全度过疫情。众所周知,全院98%以上的儿童患有脑瘫、心脏病、唐氏等多类疾病,而儿童部养育的全部是身体机能最差、残疾程度最高、护理任务最重的孩子,39个孩子最大的16、17岁,最小的8岁,13位“妈妈”分两班全天候精心养育照料这些孩子们。

张盼,今年32岁,岁数不大,可是郑周大院的“老人”,是一步步看着福利院发展起来的,13年中,担任过的最重要角色就是护理员,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父亲身体一直不好,这次封闭上岗只能把孩子和父亲托付给妹妹(也是护理员、参加第二批封闭)。报名参加封闭时,部长知道她家的情况,还专门打电话询问,她说“家里有妹妹照顾,我很放心,部里的孩子更需要照顾!”

护理员郭幸和张盼同岁,是一名“新人”,来院还不到三个月。为了参加封闭,她把孩子托付给父母,第一时间加入封闭队伍,从早上8时30分至下午17时30分,连续9小时同3个姐妹照看着16个儿童,她们都是10多岁的大孩子。她个头小,身体瘦弱,每次为孩子们更换尿不湿、穿戴衣服时,需要几个人合力完成。

尹海英,两个孩子的妈妈,她封闭上班后,白天老公要上班,孩子们只能独自在家,每天照顾弟弟的重任就落到了14、15岁的哥哥身上。每次下班后,她都要和孩子们通电话、打视频,叮嘱他们不要出门,哥哥真是名副其实的“小大人”对妈妈说“你放心上班,家里有我呢,我会好好照顾弟弟的”,而弟弟对她说“想妈妈,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妈妈了”。这时她含着泪说“儿子们,这里还有许多孩子要妈妈照顾呢”!

夜班护理员刘云婷下午5点多就要进入工作状态,她和另外两姐妹组成的夜班组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,抚育23个残疾程度特别重的孩子,晚上她们平均每人要照料7、8个孩子。由于老公经常出差,每隔好几天才能回家,而七八岁的孩子只能送回老家,让父母帮忙照看。

这就是儿童部护理员疫情防控中的平凡点滴,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满载着对孩子们的爱与责任,用柔弱的肩膀担当了儿福人“让孤残儿童得到呵护、拥有幸福”的初心使命,用果敢的行动彰显了儿福人“大爱、奉献、实干、开放”的八字精神,用顽强的意志诠释了儿福人“虽非亲骨肉、依然父母心”的崇高情怀。

“疫情发生后,全院立即实行封闭管理,所有上岗人员肩负着满满的责任,顶着重重的压力,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坚强的工作作风,闻令而动,逆向而行,时刻把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全面筑牢疫情防护网。”伟在出自平凡,英雄来自人民,每个时代,都需要英雄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她们就是新时代的英雄,更是儿童福利战线上最可爱的人。

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